五金机电类产品,类目用途虽然早在50年就基本已经定型,但是在技术研发和款式创新上还有有无限的空间,最理想的当然是有技术壁垒的热销产品,拥有天然护城河。
大多数传统产品没什么技术壁垒,只好通过不断的款式创新走在对手前面。
一把钳子,一个惊艳的外观设计,一副视觉色彩丰富的手柄加上还算不错的内在品质,在自媒体流量火遍全国的今天,很容易会引爆市场.
比如,小米的工具 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子. 小米很多产品突破了工艺与视觉重新定义了产品,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很难被仿,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。
五金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,也是一种创新.
近几年的外贸状况订单碎片化趋势明显,商品正逐渐变得个性化,设计感越来越重要,而中国电商的严酷竞争,催生了大量视觉和设计人才,这也为风格各异的原创品牌提供了土壤。
竞争依然非常残酷,大多数传统中小企业如果无法真正理解互联网和电商,前路依然艰难,工厂的直接介入可能会抢了很多个人电商小卖家的饭碗,但前期电商的慢热型,零销量特征,也会让很多工厂放弃电商这条路,大势所趋下,小卖家可以考虑和工厂合作,你的经验他的货,资源互补。
疫情下也许就是重新洗牌的时间,谁会出局?谁会入局?我们是否停下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,接下来五金机电类的路该如何走?